Classification
Articles
实验常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HuH-7,MHCC97H,PLC/PRF/5)怎么选?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近日,来自美国St.Jude儿童医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表达于免疫系统的基因在决定结肠癌侵袭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发现这种叫作AIM2的基因发生缺失会导致小肠细胞增殖失控,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AIM2能够影响肠道菌群,在肠道中增加"好"细菌的数量可能对于预防结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zui近,这一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cell上,这些发现将在结肠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已经证明AIM2基因突变在结肠癌病人中比较常见,但一直以来人们只知道A...
上海信裕2015端午节放假通知尊敬的客户,公司各职员:您们好!感谢大家长期关注上海信裕生物动态,根据国家法定假期的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对端午节放假做如下安排:一、放假时间6月20日至22日(星期六至星期一)放假,共3天。其中,6月20日(星期六)为端午节假期,6月21日(星期日),6月22日(星期一)为法定节假日照常补休。二、请公司各职员做好自己的节前工作安排。三、放假期间本公司不安排人员值班,如有订购产品请发送留言至我司平台,我们会在节后上班*时间及时为您办理订货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中源协和、BD中国、ThermoFisherScientific、RuRo等赞助赞助的“第六届细胞治疗研讨会(2015ChinaCellTherapyConference)”在成都*西方成都金韵酒店圆满落幕。来自海内外数百位学者专家齐聚成都,共同分享和交流的研究成果以及新颖的思路和观点,对细胞治疗以及生物技术药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难点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并对细胞治疗领域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本次研讨会继续以转...
--近日,来自美国德克萨斯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学术期刊cancerdiscovery发表了一项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在许多种癌症中出现的ARID1a突变能够扰乱癌细胞中DNA损伤修复过程,同时在对特定种类的癌细胞进行药物治疗时,该基因突变还可作为癌细胞的致命要害,增强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ARID1a是SWI/SNF复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复合体在染色质结构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SWI/SNF复合体对于DNA损伤后染色质结构重排同样非常重要,对于保证细胞进行正常的...
尹继业,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分子遗传药理研究室副主任、湘雅医学检验所技术副总监。尹主任在2014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上就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联合化疗的遗传药理学研究做了演讲分享,该视频已上传至行云学院供交流学习。肺癌是我国和*范围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肿瘤,到目前为止,铂类联合化疗仍然是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方案,尤其对于进展期肿瘤。但在临床实践中,不同患者的化疗疗效存在巨大差异,随着遗传药理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
--如果你是一个得了严重疾病刚刚接受了治疗的病人,实际上你和你的主治大夫都不太可能*了解接受的治疗究竟能不能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帮助你从疾病中恢复。而这种情况常常会发生在前列腺癌病人身上,虽然激素治疗能有一些帮助,但病人对激素治疗的应答情况各不相同,目前仍不清楚为什么一些类型的前列腺癌会产生治疗抵抗。近日,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学术期刊cancerdiscovery发表了一项研究进展,他们在文章中证明了免疫系统细胞因子IL-6信号是如何在驱动侵袭性和产生治疗抵抗的前列腺癌...
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议六月圆满落幕,在这一年一度的盛会中,各大制药企业纷纷晒出自己的明星产品,快来跟着生物谷小编的脚步,回顾一下本次ASCO都有哪些亮点:百时美施贵宝力保肿瘤免疫地位过去几年,百时美施贵宝一直是肿瘤领域的关注焦点。该公司设计出抗体与体内PD-1分子结合,用其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实验表明,非鳞状肺癌患者在服用公司研发的Opdivo(nivolumab)之后,中位生存期达12.2个月,且严重副作用变少,而化疗后中位生存期仅9.4个月。如果患者肿瘤组织表...
发现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干细胞,使科学家们向了解清楚大脑是如何调节记忆和情绪的,更迈近了一步。Queensland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在海马区域,发现了两种类型的干细胞,这个区域时大脑学习和记忆的关键区域。此项研究的主要作者,DhanishaJhaveri博士说,Queensland大脑研究所(QBI)的研究人员们分离出了这些细胞的纯细胞群。这项发现可能对学习和记忆障碍的治疗方法产生影响。“我们发现的这些干细胞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Jhaveri博士说。“大脑产生新神经元的过程,对于...
在白血病细胞中发现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或许会影响酪氨酸激酶靶向白血病疗法的疗效,而目前lncRNACCDC26的功能并没有被*解析,而来自广岛大学的研究者则在杂志MolecularCancer上刊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在文章中揭示了CCDC26控制受体酪氨酸激酶KIT表达的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或为理解白血病的复发且帮助开发白血病疗法提供一定的帮助。近来转录组学的相关研究发现了相对较长但并未转录翻译成为蛋白的大量RNAs,其中lncRNA被认为可以调节其它基因的...
对我国干细胞科学与产业发展的思考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两项干细胞研究成果——“哺乳动物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和“成体干细胞救治放射损伤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分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国的干细胞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同膺国家科技奖。这不仅再一次将人们的眼球聚焦到干细胞这一前沿科学和新兴产业领域,更点燃了许久以来人们对干细胞治疗的热切期盼。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与老龄化相关的重大、难以治愈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
电话